7X24小时服务热线:

020-3859167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

农村交通设施半岛体育综合app下载入口

发布时间:2023-12-20点击数:

  半岛体育综合app下载入口半岛体育综合app下载入口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都有机动车,机动车的增加,将使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农村公路在路线以及路面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安全性问题,给农村公路造成一定地影响。因此,要加以重视并科学地实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设计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农村交通安全问题得以解决,并起到一定地积极性。

  交通标志是通过一定的结构支撑方式、用图形符号和文字向道路使用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以管理交通的安全设施。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公路或多或少的都设置了一些交通标志,但是与其他较高等级的公路相比,农村公路上的交通标志还远远达不到牢固、醒目、完善、齐全的标准,往往在设置上有很大的随意性,表现为不完善、不规范。因此有必要针对农村公路的状况,对交通标志设置位置、设置形式进行明确的规定。

  (2)对长下坡、单车道路段应提前设置相应警告标志,对于有错车道的路段应设置标志提示间隔多少米有错车道。

  能提供足够的视认距离,给驾驶员足够的反应时间是道路使用者对交通标志的基本要求之一。所以在确定农村公路交通标志距离危险点的设置位置时,应以农村公路的设计车速和驾驶员在不同车速下的视认距离为主要依据。行驶速度与视认距离有很大的关系,行驶速度大则视认距离小,反之,行驶速度小,则视认距离就会增大。农村公路一般行驶速度下的视认距离见表1。

  根据调查得到的农村公路一天中各个时段的交通量分布情况,农村公路夜间交通量是占有较大比例的。要使交通标志无论在白天还是夜间都能显示同样清晰的信息,除了要求农村公路交通标志具有足够的版面尺寸与合理的设置位置外,反光膜在夜间的反光效果也应达到农村公路的使用要求。即在农村公路一般的设计车速下,交通标志反光膜的反光效果应能满足驾驶员在识别并掌握交通信息后,在危险点之前安全停车。

  道路交通标线是交通安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构成,是引导驾驶员视线,管制驾驶员驾驶行为的重要设施。目前农村公路基本没有交通标线,即使部分道路画了标线也远未达到行车安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农村公路上设置相应的交通标线)车道中心线。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上所采用的最小行车道宽度为3m,当农村公路路面宽度在6m或6m以上时,就应设置道路中心标线。道路中心标线的设置不仅可以分离不同的道路使用对象、强化道路规范,还可以起到诱导驾驶员视线m以下,无法设置道路中心标线的农村公路来说,可在急弯及视距不良的路段两侧设置车道边缘线,用来诱导驾驶员视线,保证行车安全。对于有些农村公路来说,无法在路侧设置交通标线的情况下,可在这些道路危险路段的路面上设置规则性的凹槽,以起到警示作用,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通过。

  (3)纵向标线宽度。一般公路纵向标线cm,这也是驾驶员视认效果最佳的宽度范围。但是大量研究表明,纵向标线的宽度对交通状况和司机的心理指标不产生影响,所以农村公路在设置交通标线时不宜太宽,否则不但会造成资金浪费,而且会增加车辆打滑的危险。因此农村公路道路中心标线和边缘线cm。根据驾驶员心理,交通标线次/s时效果较好。假设农村公路设计车速为40km/h,在这种情况下,交通标线m时,可以保证最佳的闪现率。

  (4)渐变标线。农村公路普遍存在道路宽度突变的现象。当车道数减少,道路变窄时,应设置相应的渐变标线引导两个方向的交通流顺利通过这个变化区域,渐变标线)计算。如果实际观测运行车速大于设计车速,可按运行车速进行计算,采用更长的过渡标线)

  式中:L为过渡段水平长度,m;W为车道宽度变化的偏移量,m;v为设计车速,km/h。

  视线诱导设施是指在道路两侧设置的,用以指示道路方向、行车道边界以及危险路段位置的设施总称。常用的视线诱导设施有轮廓标、线形诱导标和标柱,其中轮廓标和标柱适用于农村公路。

  (1)在视线不良、急弯、车道数或车道宽度有变化及连续急弯陡坡等路段应设置轮廓标。

  (2)在气候条件恶劣,线形条件差和事故多发路段应设置反光性能高的轮廓标或采用尺寸较大的反射器。

  (3)轮廓标通常设置在公路的土路肩上或附着在路侧护栏上。轮廓标的形式可根据农村公路是否设置护栏以及所设护栏的形式,选用附着式或柱式轮廓标。且应为双向反光。

  (4)轮廓标在公路前进方向左、右侧对称设置。双车道公路,按行车方向左右两侧的轮廓标都是白色。

  (5)轮廓标的标准设置高度70m,最小设置高度60m。设置于混凝土基础中的轮廓标其设置高度应与附着式轮廓标的高度大致相同。

  (6)轮廓标反射器的安装角度无论在直线段或在曲线段,应尽可能与驾驶负视线)受山体、树木或房屋等阻挡,线形走向不明的小半径弯道外侧可视具体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线)在公路沿线接入道路两侧应设置道口标柱,提醒主线车辆提高警觉,防止支路车辆突然出现造成意外。

  (1)轮廓标。轮廓标分为反光类和不反光类,反光类按材料分为反光膜和反光片2种形式;不反光类主要包括警示桩和警示墩。由于不反光类的视线诱导设施造价较高,可用于三级农村公路。对于四级农村公路上选择反光类轮廓标。对于单车道设计水平较低的公路也可将反光膜附着于两侧警示桩之上代替轮廓标来诱导驾驶员视线。根据农村公路车型大小、警示桩高度以及轮廓标的标准设置高度,将反光膜贴于距地面70cm处。设置间距可根据轮廓标在不同曲线半径下的间距选取。

  (2)线形诱导标。线形诱导标的设置应根据曲线半径、曲线长度、偏角大小确定。偏角较小的曲线路段,可在曲线中点设一块诱导标;偏角较大,曲线较长的弯道,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块诱导标,应保证驾驶员在曲线)道口标柱。道口标柱一般在沿主线m的支路两侧各设l根道口标柱,5m<路宽≤7m路口两侧各设2根标柱。已经设置指路标志或平面交叉警告标志的路口不再设置标柱。个别路宽>7m而未设置指路标志或平面交叉标志的路口在两侧各设2根标柱。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善农村的交通道路条件、建设新型农村公路是我国三农问题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对标志、标线、视线诱导等交通安全设施的分析,得出其设置原则与适用的农村公路类型,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提供参考。

  [1]马孝芝.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与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11,(33).

  交通是地区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于近日就我市周边农村地区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同时不忘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按照“东 联、西进、南拓、北移”的发展思路,加快农村地区的交通建设,使我市农村交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品位不断提升。

  (一)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近几年是我市历史上农村道路建设项目最多、速度最快的时期。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 防护栏、路灯、绿色隔离带等基础设施也逐步配套,大大改善了农村道路交通条件,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挠我市农村交通的瓶颈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市周边农村地区规模的扩大和村民出行需求的增加,大量农用运输车、摩托车也进入了交通市场。不仅严重破坏了交通秩序,带来了诸多道路交通管理安全隐患,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地区形象。为此,今年对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非法载客营运进行了专项整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农用运输车及摩托车非法载客现象基本得到了有效治理。

  尽管近年来我市周边农村地区交通状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道路网络不完善,也没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车辆随处乱停乱放,使本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为狭窄和拥挤。其次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我市农村道路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仅为 0.85‰,与全国2-2.5‰的标准相差甚远。除极少道路外,大多数道路的隔离仅用交通标线区分,安全系数不高。分交叉路口未设人行横道线、减速标志,交叉路口或未设信号灯,或信号灯不完善,或信号周期不科学,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

  由于公交线路设计不科学、公交班次间隔时间过长、公交站点不足、人流高峰期班次频率不高、夜间运营时间短等原因,造成周边农民乘车困难。平时候车时间长,人流高峰期公交紧俏,夜间公交车踪难觅,无形中降低了村民对公交的热情。另外,公交公司行业管理不够规范,司乘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部分公交车的车容车貌不清洁、车内环境脏乱差,少数公交车在营运过程中严重违反交通规则,存在着极大安全隐患。

  实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通畅、有序,关键在于教育和管理。首先,要加强农村交通管理。 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和改革交通管理方法和勤务模式,加强对重点复杂路段交通的疏导、控制和整治,严格纠正和处罚各类违章行为,尤其要加强交通高峰期重点路口的控制,确保交通安全通畅有序。要实行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评价制度,防止乱投乱建,破坏交通环境。其次,要加强道路交通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交通宣传工作,让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社区、进学校、进如每家每户,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村民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可以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车事件进行爆光,开展全民交通安全劝诫教育,增强交通宣传教育的效果。

  日益增多的机动车使本就不宽敞的道路变得拥堵不堪,使环境空气质量降低、环境恶劣、污染严重。所以,控制机动车数量是目前最关键的,我们不能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 措施1:限制购买机动车。如今,无论是车管所还是车管所的便民服务点,排队等待的人数全面井喷。据估计,成都市周边农民购车量持续上升,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拟定出了以下限购方案:1、提高车价。随着车价的猛涨,许多购车村民都会因车价高而取消买车念头,出行将选择公交车。2、限定村民拿到驾照后几年后才可购车。这个提议虽暂时缓解交通 堵塞,但从长远角度上看,地区的轿车量仍在逐渐上涨。 措施2:修建道路时扩宽路面。近年来,交通堵塞的原因不仅仅因为车辆增多,道路过窄是原因之一。但若扩宽了公路,将解决无法错开大型货车等情况,也大大的增加了道路安全系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农村公路。在农村经济社会活动和农民生产生活中,公路交通是农村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村繁荣、农业进步和农民发展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福利设施、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支撑,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正是由于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要想富,先修路”已是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所以,当前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农村公路交通的改善作为重点和突破口。

  由于公路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带动性的作用。这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公路的建设,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10万公里。5年时间农村公路建设总规模约8l万公里,其中:东部地区约20万公里。中部地区约50万公里,西部地区约11万公里(未含村通公路里程)。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370万公里”。而且《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出,公路建设的投资方向要向农村公路倾斜,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2006年国家对农村公路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596.64亿元,比上年增加197.6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截止2006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到302.61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08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0万公里的省(区、市)已有16个。

  但由于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财政实力薄弱,对农村公路交通建设不重视等种种原因,导致对农村公路建设历史欠账太多。农村公路的现状并不乐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公路总里程仅有8万多公里,农村公路数量极为有限。虽然从改革开放初1978年到2005年的17年间。平均每年增加3万多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增加了90多万公里,但到2005年底,全国县乡公路里程只有148万公里,而且由于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农业耕作规模小和农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规模小、密度低等原因,目前的农村公路规模仍远远难以满足农村发展农民出行的需求。其现状存在以下不足:

  1目前农村公路存在通达率低、公路密度低,地区差异大。到2006年底,全国公路密度为36.0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仍有672个乡镇不通公路,89975个建制村不通公路,分别占全国乡镇总数的1.7%和全国建制村的13.6%。公路密度分为公路面积密度和公路人口密度。通过对世界部分国家的公路密度的对比,无论人口密度(14.4公里/人)还是面积密度(0.19公里/平方公里),我国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如图1)。另外。我国各省市公路用地总量和公路密度差异很大。全国公路人口密度最大的是(158公里/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上海(4.6公里/人),两者相差近34倍。全国公路面积密度最大的是上海(0.98公里/平方公里),面积密度最小的是(0.04公里/平方公里),两者相差26倍。所以目前应重点加快中西部农村公路建设,以缩小中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差距。

  2农村道路质量差,等级低,养护不到位,通达深度不够,增加了通行困难。虽然农村、县乡道路建设突飞猛进,不仅道路里程、通行宽度增加。而且质量明显提高,有些地方基本实现了黑色化、网络化和等级化,部分路段甚至达到了国家三级公路的标准。但农村道路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突出表现在:首先是道路等级较低,道路线型性较差,弯多、弯急,坡度陡,路面质量差,破损严重,多为混凝土或沙石路面。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主要以四级以下公路为主,等外公路占相当大的比例。2005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4.1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2%;一级和二级公路里程28.5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15%;三级、四级和等外公路总里程约160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83%。四级和等外公路占农村公路总量近80%。其次是县级和农村公路质量低劣、养护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农村的交通。县级公路特别是村与村之间的公路大部分是启用以往的路基,稍加修整而成。因此,建成后道路的质量极为低劣。道路不堪重负,不能经久耐用。再加上公路养护不到位,尤其在雨水季节。致使很多乡村道路被毁坏,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体交通水平,加重了广大农民出行难问题。再次是道路建设标准不高,许多路面宽度仅3.5米,汽车会车困难;农村桥梁大多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许多桥梁建设标准不高,而且基本上都到了更新改造期,与现有农村道路不相适应,已经成为农村交通运输的“瓶颈”。四是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路桥不相配套。农村公路之间、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高速公路之间尚未完全畅通,仍有部分乡镇、行政村还存在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

  3新农村道路建设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融资困难,资金缺口大,目前公路建设资金仍以国内贷款和地方自筹资金为主,以2006年为例,全年公路建设到位资金5481.85亿元,同投资完成额相比,资金到位率为8%。到位资金中,国内贷款占40%,地方自筹占32.8%,所占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2.5个和0.9个百分点;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只占1.5%,车购税占9%,利用外资占0.9%,企事业单位资金占7.8%,其他资金占1.9%,上年末节余资金占5.4%。由于主要以贷款修路为主,导致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本高,严重影响了农村交通的发展。很多地方农村交通道路还待休整,交通条件急需改善,但所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修路资金紧缺,融资渠道少,加上政府的投人有限,大多地方都是依靠农民自筹资金,自拉项目进行融资修路。资金的缺乏使很多还待整修的道路陷于瘫痪状态,特别是乡村公路由于地方财政实力不足导致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交通局面的好转,成为发展农村交通事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1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新农村公路交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农业区划、土地总体利用、农业产业基地及移民搬迁、扶贫开发等统筹规划,与农村山、水、田、林、渠治理紧密结合,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运输发展协调安排,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经济适用。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根据农村地理条件、经济水平、交通需求、资金供给和公路使用功能,恰当利用地形,合理选择路线方案、技术指标和路面结构型式。在项目实施安排中,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突出建设重点,明确建设任务,做好示范带动,讲究重点突破,分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公路的各项工作。切忌急于求成和贪大求高,切不可因农村公路建设增加乡村债务负担。公路交通设施的规模、布局、等级标准及管理服务,充分体现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兼顾今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质量和效益第一。公路设施建设应坚持可靠、耐用、适用、实用。

  2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科学制定规划,完善交通网路建设,加强薄弱地区的农村交通建设力度。交通规划目标要有科学性、实用性,要与乡村建设规划相统一,与地方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一是打通镇至县城或出县境与外县的联接线,发展县域经济。二是接通断头路,尽可能避免迂回线路,缩短里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三是做到村村通公路。从全国来看,应在资金安排上,重点向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经济落后地区倾斜,要优先解决没有通公路地区的交通问题,可以搞一些类似广西大石山区公路大会战的交通扶贫工程,加快改变老、少、边、贫地区的落后交通面貌。

  3要大力加强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往往是重修轻管,由于自然力和人为的破坏给农村的现有交通建设成果带来极大的损失。必须从农村交通的实际出发强化路政管理,实行“县管、乡办、群养”的管理体制。探索一条公路建设、公路运输管理、公路养护一体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使农村公路长久地发挥支农、扶农、惠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着重确保新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和效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公路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既要有发展农村公路的迫切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公路建设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把公路的工程质量和效益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到建成一条路,带动一方经济。县乡两级交通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交通工程质量,真正做到优化设计、精心施工,加强管理、抓好工程质量管理的每个环节。同时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在乡村公路建设中要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对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影响,通过优化设计、旧路利用、占补平衡及借土回填造地,尽可能减少占地,减少拆迁,要尽可能利用旧路资源和工程设施,注意保护人文景观和文化传统,保持农村历史文脉和健康的民风民俗。公路修建要坚持文明施工,文明作业。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公路绿化、美化。大力推广车辆节能技术,鼓励发展和使用经济、适用、节能、安全的运输车辆,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要使交通工程与生态环境,农村的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与乡村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农村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资源和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形成农村公路交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和谐的发展机制。增强农村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新农村的交通建设走上一条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5确保新农村公路交通资金的规范管理与使用,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的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意见最大就是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不透明。这是导致村民对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资金的管理上,要坚持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建设与养护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中央、省对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以及地方政府安排的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资金,实行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国家、省对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将全额用于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程款的支付。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将向项目所在地沿线乡(镇)、村定期进行公示,实行村务和乡务公开,强化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

  1要增加政府对新农村公路建设的财政投入。农村公路是服务于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公共产品,应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交通投资机制。省(区、市)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建立国家和省(区、市)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较为稳定的投资来源。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投资新机制。具体就是把农村公路、客运站点建设及公路维护管理投资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作为新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经常性项目和重点支持的公共设施,逐年加大投资支持力度。通过大路带小路、重点路带动农村资源开发。对于公路修建、公路项目地方税费即征即返。根据国家规划和有关政策要求,制定本省(区、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筹措、落实建设资金;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标准;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管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2要利用好市场,各种政策扶持的优势,通过多渠道筹集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交通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问题,尤其是农村交通建设矛盾更为突出。没有资金,新农村公路建设将成无米之炊。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向上争取一点,县、乡配套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群众筹集一点等“四个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资。特别是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动员沿线受益企业、干部和职工捐资,实行争取中央扶持一点、各级政府筹措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公路沿线受益企事业单位和受益群众投入一点、包扶单位支持一点、政策优惠补偿一点等办法,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交通建设资金,扩大新农村公路交通建设资金来源。在大力抓好各项交通费征收的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各种扶贫优惠政策和资金。通过相关部门内部挖潜,压缩各种经费开支来支持乡村公路建设。扩大新农村建设的宣扬力度,广泛发动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带头捐资,捐资者可以给予道路冠名权等荣誉。同时对在乡村公路建设“热情高、劲头足、效果好”的地方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

  根据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农村公路中四级公路占70%,四级以下占22%,大量道路尚未系统地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地形复杂,山高谷深的高寒地区,使山区农村公路的大部分的山旁水而建,布局和半山区河谷,和路边的,山或悬崖道路线形曲折,宽度较窄,转弯半径太小,连续弯道多,连续曲线和纵坡太大,宽度较窄,一般不超过6米,部分道路没有进行铺路。土路,下雨泥泞难行,晴天尘土飞扬,这些道路技术等级很低,严重影响车辆安全行驶。

  农村公路网基本形成,大大方便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出行,大多数人缺乏交通法规和安全意识,加上资金不足,在设计山路时,各种公路运营阶段的安全性问题考虑不足,受资金的限制,在高边坡或悬崖缺乏安全保护设施,农村公路地段大多数的山区域交通标志设置数量少,不能合理安排缺失的位置,控制效果不能发挥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的设置过于简单,轮廓标记不全,车行道边缘线几乎没有设置,夜间行车,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1.3缺乏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是,农村公路养护的关键往往是限制路基路面、沟渠、边坡和桥梁的修复,忽视安全设施和完善,而对路面的抗滑、超高的曲线,交通安全设施、公路沿线的视线,线间隙、窄桥不够重视,导致一些危害交通安全的道路因素一直存在,除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资低,乡村公路技术管理人员的缺乏,更没有专业的养护机械设备,有些村道严重失养,严重阻碍了农民群众的正常出行。

  高寒和山岭地区岩石多,土质薄,地质复杂,道路两侧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影响较大,大多数公路坡陡弯急,路面窄,对行车、行人存在安全隐患。

  水文气候条件复杂,冬天的雪,冻结时间,冰雪路面,严重影响路面抗滑性能,夏季易受暴雨和山体滑坡,道路被淹,毁坏路基滑坡,对车辆和道路设施的危害更大,在高海拔地区,气候变化的破坏,农村公路建设由于资金有限,加上地形的限制,防范风险能力水平相对较低,维修强度大等特点,受地形等因素影响,具有不同的特点。高山公路大多属于山区公路,道路曲折,视野不好,水平低,韧性低,农村公路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

  由于地形、地貌、高寒地区的地质特点,这给公路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加上投资成本高,国家补贴和地方政府资助的个别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没有资本投资,导致,从而降低质量和公路建设进度。

  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要到位,设定专门养护管理机构、人员、养护机械等必须条件。多年来,相对以往的路基养护机构的维护和管理有很大的进步,但有些工作还不尽人意,如公路排水的维护,特别是沟、涵洞、盲沟的维护。如果排水设施差,会造成路基和路面的损坏。

  由于制度和人员短缺,高寒山区公路管理往往出于个人行为,参加调查道路时存在侵权现象。乱挖,重叠的情况较为严重,这些行为会造成道路交叉口堵塞和排水设施等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山区的公路等级低里程长,平交路口多,安全设施缺乏,有些公路都未通客车,靠农用车出行,车况差,加上自身安全意识较低,给农村公路的安全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安全设施能有效提高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给驾驶员提供安全警报。首先,应设置防撞设施,在危险路段两侧,如悬崖附近的道路,路边的水塘,这些地方和其他地方的农村公路改造过程中存在重大风险,必须建立良好的防撞设施。其次,标志应放置在适当的位置,方便驾驶员识别,应规范、统一,布局应该是明确的,狭窄而危险的道路上应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在四级公路的上下面可以设置相应的标志,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很大。

  山区的农村公路由于长期车辆的非法经营,也容易受到损害,因此加大保护力度,延长山区农村公路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边沟和排水系统的维护,由于高寒山区公路一面靠山,一边临水,边沟排水是确保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关键。

  特别要加强道路产权行为处罚的危害性,还需要根据当事人的规定设置安全设施。同时加强对一些偏远山区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处罚,只有加强法律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对农村公路的一些破坏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

  近年来,虽然驱动程序数量增加,但高山地区的司机相对落后的状况却依然存在,其技术水平不高的司机,车辆日常检查和维护的不足,从而为出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如此,应加强教育和农村驾驶员培训。同时,要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人们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不遵守交通规则,在农村公路免费、免费乘用车是一种常见现象。有人甚至认为,交通管理执法部门是故意的,不支持、配合交通管理。因此,普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和法律意识,是提高山区农村公路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若干意见》(云政发〔*〕10号)和省、市交通工作会议精神,保证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加快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步伐,推进我县“交通立县”战略,构建“平安*、和谐*、活力*”,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便捷群众安全出行,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提出以下意见: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县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到“十五”末,我县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公路里程达到2243公里,其中新增二级公路12公里,沥青路面159公里,路面硬化由零提高到7.8%,16个乡镇和179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通公路,为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县交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县连接省、市和出省的主要通道还未完全打通,金沙江、牛栏江沿江公路也才刚刚起步,特别是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仍然是全县公路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交通建设量大面宽,历史欠帐多,公路等级低,公路建设环境地质复杂,建、管、养难度大,资金投入有限等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村交通的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县还有3个乡镇不通客运,12个乡镇不通沥青(水泥)路,156个行政村公路达不到通达的标准;农村公路基本上都是四级(含四级)以下的公路,砂石路和无路面公路占92.4%,大部分公路缺桥少涵、晴通雨阻,农村公路覆盖能力、技术状况和管理水平等都极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要实现*经济追赶式、跨越式发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交通不通,*脱贫致富就没有希望;交通不通,*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交通不通,*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将受到极大的制约和影响。随着全省路网改造的扩展和主干线的即将建成,在抓紧建好巧蒙公路、沿江公路、双老公路等主干道的基础上,农村公路的协调发展也同样迫切。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拓宽思路,抢抓机遇,千方百计集中和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等积极因素,掀起大干交通、支持交通、建设交通、发展交通的新高潮。切实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便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践行“三个代表”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第八次党代会、市第二次党代会和县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以不断满通需求为目的,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对外交通,提升县乡公路等级,努力改善农村通达条件,促进路、站、运同步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力争到2010年,把通往省、市的公路建设成为二级或三级公路,实现4个小时到昆明、昭通的交通目标,60%的通乡公路实现油路(弹石路)化,80%的通村公路实现通达目标,60%的乡镇建有农村客运站,40%的建制村有招呼站。

  从“十一五”至今后更长一个时期,加快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一是狠抓重点工程,争取早日完成巧蒙公路、双老公路建设;二是以缩短*与昭阳区中心城市里程为重点,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巧鲁高等级公路;三是以白鹤滩电站开发带动全县经济发展为重点,打通金沙江和牛栏江沿江公路;四是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能力为重点,实施通乡油路(弹石路)和农村公路通达工程,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书》,拟建14个乡镇沥青(水泥、弹石)路,改造156个建制村乡村公路,使之达到通达目标,建设乡镇客运站16个,改造渡口22座。其中*年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是:完成通乡油路37公里,通乡弹石路155公里,通达工程235公里,乡镇客运站2个,渡口改造4座。具体任务和时间要求见附表。

  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通达工程、弹石路建设和投资的责任主体,必须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并负责交通重干线、通乡油路、农村客运站等土地、林木、坟等征地拆迁工作,确定辖区内的公路养护沙场。要把责任具体落实到每条路线或工段,负责督促施工队伍按照技术人员的放线要求进行施工,加强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监督和安全管理;加强对村委会工作任务的指导、检查、督促和落实。每个项目都要严格按照村民自治原则,对公路建设中涉及的土地、林木等政策上不予补助的事项,必须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经绝大多数群众同意,形成群众自主自愿修建公路的自觉行动。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组织机械化施工和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当地农民工,增加农民收入。

  交通局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立项、设计报批、组织协调、施工图设计、技术指导、放线、计量和工程质量进度的督促检查;负责组织重干线公路、通乡油路按程序建设;对通达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危险岩石地段要配合乡镇公开组织专业施工队伍重点突破;要按工程进度拨付项目资金,保障爆破物资及时到位。对通乡油路、通达工程要实行领导分片挂钩责任制,使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公路管理段要按照职能职责,重点抓好道路隐患排查、整治和养护,建立和健全道路隐患台帐、整治养护台帐和道路养护人员网络,对重点地段要积极做好沿路堆砂、备料;养路人员要积极做好路面铺砂填塘、除草排淤等工作,确保通路通车。路政部门要积极抓好路产路权的宣传、清理、整治工作。县国土、林业、环保、水利、公安、电力、电信等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按照农村公路发展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任务,团结协作,共同抓好农村公路建设。

  按照“量力而行,既好又快”的原则,农村公路的修建原则上以四级公路为主,充分利用原有道路资源,着重提高路面等级,等级可多标准,讲求适用,路基宽度原则上不少于6.5米,路面宽度不少于5.5米,特别困难路段路基宽不少于4.5米,路面采用天然砂石铺筑,最大纵坡9%,最小长度不少于80米,极限半径15米,重点实施路基工程、路面铺砂工程、排水工程和防挡工程。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部门,县内所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运作,并自觉接受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农村公路要保证修一条、通车一条。要坚持一项工程、一个设计、一个监督的管理机制。工程建设中要加强技术管理的指导,组织对参与农村公路建设人员的培训,强化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施工,乡村公路建设要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监督,交通局技术人员要深入一线,加大技术管理和指导力度,确保工程质量。

  交通局要根据上级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具体的资金管理办法,坚持工程项目资金公开公示,专款专用,严格做到技术人员核实、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后报主要领导审批拨付的计量提款报帐制。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加强资金管理,节约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要认真吸取安全事故教训,根据资金投入状况,尽量做到安全标志和设施与路基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各乡镇要加强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制定和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尤其是爆炸物品要实行重点专人管理,充分发挥安全监督员的作用,确保爆炸物品不流失、不危及工程安全。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完工后,各乡镇要组织人员进行项目竣工自验,并写出项目竣工验收报告交县交通局,经组织验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验后,方可正式开放交通。

  今年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省、市的大力支持,有力地缓解了我县交通建设资金匮乏问题。各项目建设乡镇及交通主管部门要抓住省、市全面铺开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好机遇,积极沟通协调,千方百计争取、筹措项目资金。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及时到位。

  (一)通乡油路:每公里75万元,其中:中央、省补助40万元/公里,市补助10万元/公里,县补助25万元/公里;

  (二)通乡弹石路:每公里13万元,其中:省补助8万元/公里,市补助5万元/公里;

  (三)农村通达工程:除争取国家补助外,重点解决爆炸物资和危险作业,要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筹的原则,争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发动群众解决;

  (四)乡镇客运站:每个40万元,其中:中央、省补助30万元/个,市补助10万元/个。县财政每个补助6万元解决相关费用,不足部分可采取融资方式解决;

  (六)每年县财政安排一定比例资金作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和增加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投入。

  六、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全社会的支持帮助作用

  我局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建设,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进行专题研究,作为今年工作重点来推进。要求把公路打造成促进发展的经济线,保障安全的生命线,展示亮点的风景线。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给予项目和资金支持。

  注意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集中学习、分组讨论、邀请专家授课等教育形式,组织全市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务院《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要求和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方案》(赣交规划字〔2015〕132号)等一系列的有关农村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及文件,充实干部职工业务水平。组织市、县两级全方位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活动的宣传动员工作,利用报刊、网络、农村公路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媒体为载体,加大“四好农村路”活动的宣传力度。各县(区)交通运输局(办)充分运用宣传车、圩镇和闹市区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四好农村路”建设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强化管理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一是建章立制。制定一系列农村公路管理制度,如:《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实施意见的通知》(洪府厅发〔2012〕126号);《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洪府发〔2013〕48号);《关于印发南昌市通自然村公路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洪交发〔2014〕60号)、《关于印发南昌市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洪交发〔2014〕73号)、《关于印发南昌市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拨付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洪交发〔2015〕28号)等规范性文件;二是制定农村公路发展目标。层层落实县区政府主体责任,并纳入年度市政府“三令制”考核体系中,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水平;三是组建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各县区政府通过“四好农村路”活动的开展,注重以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为依托,相继建立了部分乡(镇)级交管站,明确将农村公路管养纳入职责之内,目前全市13个县(区)均已设立县(区)级农村公路管理站,管理人员128人,成立乡、镇级交管站63个,农村公路养护人员、经费、设备等得到了落实;四是市、县两级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纳入财政公共预算;五是县级交通运输部门均成立了质监机构。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确保质量安全;六是统一部署农村公路路产保护工作。部分乡、村公里已设置限高限宽等设施,完善爱路护路的乡、村规民约;七是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纳入县级交通综合执法体系。并全面实施农村公路路宅分家,乡、村公路摆摊设点、打场晒粮、乱堆乱放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公路建筑控制区内无违法建筑,确保农村公路有序发展。2.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力度

  一是积极争取市政府出台《南昌市人民政府转发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南昌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洪府厅发〔2010〕111号),确定市、县级养护管理机制,并将市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各县区政府也分别出台了相关政策。二是自2010年至今,市级财政已累积下达农村公路养护市级专项资金5401.1万元, 已审批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项目372个553.548公里, 总投资1亿元。三是积极引导县区申报省级养护资金,推动日常养护资金及时到位,解决县区养护工程配套资金压力,争取省级养护工程资金2513.6万元。四是继续争取激励机制,合理分配市级养护资金。明确以县(区)为主、分级负责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制度,建立稳定的市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并继续采取激励机制,合理分配市级养护资金,深化养护体制改革成果;五是引导县区充分利用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立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如新建区流湖综合服务站、湾里区罗亭综合服务站现已全面开展各自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收到一定的成效;六是推动县区深化养护机制的建立,多种形式开展养护工作。鼓励县区政府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服务外包、PPP等模式,推进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新机制的建立,推动农村公路市场化进程。

  十八大以来,全市已累计完成通自然村公路建设3022.5公里;危桥改造134座4395.48延米;新建桥梁11座279.6延米;县道升级改造52.2公里;客运网络化建设32.2公里;安保工程107.68公里;中央预算内建设8.2公里;水毁重建21公里,窄路面拓宽3公里。总投资约14亿元,其中市政府累计投入1.7亿元,争取省部级资金3.5亿元,县区自筹8.8亿元。

  农村公路在公路路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农村公路早期建设标准低,附属设施不完善,长期承载着超限超载运输车辆通行,高速、铁路、工业园等建设项目运输造成的损害和不能及时养护修复的现状等诸多原因,导致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普遍偏低,通行条件不完善,使用寿命缩短。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点多面广基础薄弱,且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机制建立和工作中政府支持力度、资金投入、人员管理水平等呈现很大差距,许多县区日常养护资金未足额配套到位,缺乏长效养护机制,距省、市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要求和目标还存在差距。

  县区政府作为农村公路责任主体,作用不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县级政策支持不全面;二是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配套资金不到位;三是农村公路县乡管理机构不健全。

  1、我局为贯彻落实“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已向市政府递交“关于促进南昌市农村公路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送审稿)”,力争出台新一轮农村公路发展政策,全面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

  2、积极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督促各县区落实,并巩固完善示范县建设成果,推进新一批示范县创建。按照省政府“四好农村路”交通扶贫现场会,省厅有关工作要求,指导新建区、进贤县做好迎检工作,积极推动南昌县、安义县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改善农村公路面貌,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

  3、大力推进“十三五”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施,牢牢把握时间节点,层层分解目标,将各项任务落实到单位、到部门、到具体个人,做到每项工作有人盯、有人抓、有人促,确保省级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农村公路作为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我国,农村公路包括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目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村公路的建设,力争到“十五”末使全国乡镇通公路率达到99.8%,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达到80%以上;行政村通公路率达到96%,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达到50%以上。然而村通畅工程的建设以通为主,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同时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农村公路的安全保障工程的建设同样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1农村公路的特殊性

  农村公路的发展受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方面比较特殊,这些特殊性给我们交通安全带来了挑战。

  农村公路的交通出行工具不仅仅是小客车和货车,还有农用三轮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等,车辆类型较多且不同车型间的安全性能差异较大。部分农民司机的安全意识较差,经常出现超载现象。很多农用车使用年限较多,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

  农村公路的建设一般以县乡两级政府为主导,依靠群众和部门的支持,筹集资金的渠道非常有限.在经济薄弱地区矛盾尤为突出。资金的严重缺乏势必导致筹建公路的质量达不到技术要求,安全保障措施也跟不上公路建设的步伐。

  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一般较低,很多都是等外级公路,路线的设计不符合规范,路况较为复杂,行车的条件相对较差。道路交通量一般较小,但交通混杂,干扰较多,难以形成稳定的交通流。

  基于农村公路上述特殊性,公路建设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其他高等级公路有很大的差异。

  (1)路面宽度较窄。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开展,农村公路的里程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受资金限制,部分早期建设的公路路面的宽度仅仅只有三米,只能供一辆小汽车通过,双向行驶的车辆相遇很难错车,容易发生刮擦和碰撞事故。据调查,在农村公路上由于碰撞引起的交通事故达80%,绝大多数发生在会车、错车的时候。

  (2)转弯路段视距不良。农村公路的视距很难得到保障,尤其是像重庆这些地方的山区公路,路的一边都是高高的山体,转弯路段的司机无法判断对面是否来车,极易发生碰撞事故。

  (3)交通标志设置不合理。交通标志位置不当,随意设置,经常被树木、广告牌等遮挡,有些标志牌老化严重,标志的版面不清晰,不易识别,起不到醒目、准确的引导驾驶员的作用。一些桥面变窄、视距不良等危险路段缺乏相应的交通标志。

  (4)交通标线严重缺乏。大部分农村公路4级及以下公路几乎没有设置标线,其他等级农村公路上设置标线也很少,即使有也模糊不清,这就导致各种车辆在道路上随意行驶,为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5)缺少路侧防护设施。农村公路路侧常为悬崖、深谷、深沟、江河湖泊等,加上路面宽度不够,没有路侧防护设施,容易发生翻车坠崖、溺水事故。

  (6)急弯、陡坡、长大下坡路段多。农村公路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容易出现长大下坡、陡坡路段,有些陡坡路段还有急弯,小汽车上坡的时候需要二次倒车才能爬上大纵坡,重型货车在连续下坡时容易导致水箱过热,刹车失灵。不熟悉路况的司机极容易在陡坡处冲出道路,发生交通事故。

  农村公路的建设规模较小,其经济、技术的特殊性导致国省道干线公路的安全保障措施不能适应农村公路的发展,针对其自身的特点,提出适合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措施。

  (1)保证足够的路面宽度。双车道农村公路的路面宽度要在5.5米以上,保证车辆安全通行,在受地形条件限制达不到标准路面宽度的路段,需要每公里增设4-5个错车道,以满足会车的需要。(2)确保驾驶员视距良好。当被树木遮挡视距时,需要修剪、处置弯道内侧树木:当被山体等障碍物遮挡视距无法移除时,可在弯道外侧设置交通凸面反光镜,让驾驶员了解对向来车情况。(3)合理布设交通标志。交通标志要保持清晰、醒目,让驾驶员一目了然。靠近树木的标志牌要经常修剪树枝,防止标志牌被遮挡。标志的尺寸要与农村公路车辆的速度想适应,交通标志不要离道路太近,以免车辆碰撞标志杆发生交通事故。在桥面变窄、视距不良、急弯陡坡路段一定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置交通标志,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让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安全操作即可。鉴于低成本考虑,部分标志牌可利用废弃的广告牌布设,山区公路可以利用山体,直接将标志牌钉在山体上,这样不但节省了标志杆和立柱,还利于环保。

  (4)合理施划交通标线。在道路上施划中心线和边缘线,可以让车辆清晰前方道路的走向,指引车辆行驶方向。农村公路的车速一般较低,在上坡路段,可以将限速、急弯等警示标志直接施划于路面上,节约成本同时可以很好的将信息传递给驾驶员。

  (5)增设路侧防护设施。由于农村公路的资金投入有限,我们要选择适用于农村公路的价格相对低廉的防护设施。当路侧有一定的宽度净区,视距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在路侧设置示警桩,给驾驶员以警示作用,示警桩可采用当地的石材,价格低廉;在路侧宽度较小的临水、临崖路段可以用废弃的汽油桶、沥青桶制成油桶护栏,防止车辆冲出路基,这种防护设施的优点是变废为宝,桶内填料可就地取材,价格便宜,具有很好的防撞效果。(6)减少急弯、陡坡,尽量避免长大下坡。新建公路尽量避免急弯和陡坡,受地形限制不可避免出现长大下坡时,要增设减速设施,可以用突起的石子埋入地面制成减速带来降低车速。为防止车辆刹车失灵,可在长大下坡路段的下半部设置避险车道。避险车道一般选用上坡制动床型,当空间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沙堆型避险车道,但应保持沙子松散、干燥。避险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5米,纵坡度一般为5%-10%。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公路的路网越来越发达,农村道路的交通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针对农村公路的特殊性,考虑环保和低成本的因素,提出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安全保障措施,以减少交通事故,保证人们的安全出行。

  [l] 颜春,刘唐志.山区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应用技术研究[J].交通工程,2012,4(7).

  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县区政府主体责任和交通运输部门监管责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十二五”市交通发展规划和农村公路发展规划为引领,以完善路网结构、提升公路等级、提高建养质量,增强抗灾能力,改善通行条件,提升服务水平为主线,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监督管理为保障,构筑安全、耐久、便捷、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努力推进农村公路发展方式转变,即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由部门行为、行业行为向政府行为、社会行为转变,农村公路建设由数量型向质量环保型转变,农村公路管理由行政管理向依法治路转变,农村公路养护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村客运由班车运输向农村客运公交化转变。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为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提供优质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保障。

  (一)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确保年度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建设质量全面达标。

  (二)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提质提效。(三)加强农公班线公司化改造,确保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客运公交化稳步推进。

  力争在2012年全省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建设考核和农村公路综合考核中继续争先进位,取得更好成绩。

  2012年全市农村公路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紧扣任务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全力以赴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尤其是要强化县区政府的责任主体意识,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市交通运输局积极争取市政府重视支持,调整成立市农村公路建管养运领导小组。各县区交通运输局也要积极争取县区政府的重视支持,调整成立本县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担负起本辖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组织领导责任。

  进一步强化市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与组织实施责任,实行任务分工,责任分解,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各县区交通运输局要积极争取县区政府支持,根据本辖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的实际需要,调查研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引导农村公路工作建管养运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资金需求量大,各县区交通运输局必须积极争取县区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确保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县乡道升级改造工程、路肩培护安保工程、日常管理养护及养护工程等各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市交通运输局积极争取市政府财政支持,对农村公路民生工程建设和建管养运工作实行以奖代补。

  市、县(区)要适时召开工作会议、推进会议、调度会议、总结表彰会议。布置发动、组织调度、鼓励引导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市、县(区)要努力争取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和纪检监察、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组织开展督查督办、视察调研活动,合力推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

  市、县(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参与的良好舆论环境和发展环境。

  市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动员发动相关人员,收集整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信息,及时报送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及本级人民政府。信息报送工作要做到六有:有组织领导、有工作计划、有任务分工、有责任分解、有检查考核、有奖励惩罚。

  市、县(区)要认真对待,及时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意见建议,积极主动与代表、委员沟通交流,努力争取代表、委员的理解支持,切实提高议案提案、意见建议的办理质量和满意度。

  市、县(区)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网络舆情,与网民互动,及时处置网民反映的有关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的民意诉求。

  今年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县乡道升级改造工程、路肩培护安保工程等工程建设任务与去年相比,建设项目更多,投资量更大,建设任务更加艰巨,各县区必须坚决克服“年初不动、年中不急、年末不安”的现象,加快工作节奏,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速度,抓早抓紧,方可全面完成全年建设任务。一是要加强组织调度,倒排工期,抓住时间节点,统筹安排好全年度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二是要加快前期工作节奏,确保建设项目早设计、早招标、早开工;三是要科学、周密、严谨地安排好每个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计划,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科学组织调度,保证建设项目紧张、有序、顺利推进。

  一是要规范建设管理行为。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由县区交通运输局或指定机构担任项目法人(业主);建设规模符合招标要求的必须按规定进行招投标,不符合招标条件的可实行打捆招标;工程监理单位和进场监理人员必须满足项目建设需要,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所有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合同、安全合同、廉政合同做到一应俱全。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严格实行“政府监督、业主管理、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群众监管”五级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公示制、工程质量责任登记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是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对参与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实行登记制和黑名单制,严把参建单位准入关。对业主单位实行通报制。对设计水平低下、设计质量低劣,建设方案、施工图评审中连续出现同样问题、屡教不改的以及发生重大设计质量事故的设计单位,对投标中承诺的项目监理、技术负责人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不到位,又未经批准变更的施工单位和技术力量薄弱、施工组织混乱、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施工单位,对派出监理人员不符合要求(无相应的毕业证、职称证、监理证)、责任心不强、监理失职、道德败坏以及发生重大监理责任事故的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一律进入黑名单,严禁进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市场。对工程建设管理混乱,严重失职、严重违纪及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主管单位和业主单位以及相关人员实行通报制,并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三是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必须严格依序执行以下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闭合管理。

  四是要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实行“政府监督、业主管理、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群众监管”无五级质量保障体系。尤其是业主单位和工程监理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认真的监督管理。第一,要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督管理;第二,要严把钢筋、水泥、沥青、石子、黄砂等主要原材料进场关,坚决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场;第三,要抓好施工组织管理,做到科学、规范、文明、安全施工;第四,对隐蔽工程、重点部位、重要环节要严把实验检测验收关,对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要及时发现、立即停工、返工,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市、县(区)交通质监机构要根据职责分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同步跟进。

  五是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市、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质监机构要及时收集、整理农村公路建设档案,对危桥加固改造项目、县乡道升级改造项目要按项目做到“一桥一档”、“一路一档”。同时要对施工单位、监理的资料档案进行严格监督、检查、指导,确保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档案资料规范、真实、齐全。

  六是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市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要会同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执行、建设质量、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安全生产、廉政建设,开展联合督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市级督查自四月份开始每月开展一次,专项执法检查上、下半年各开展一次,采取抽查方式进行,并将督查结果向市、县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通报。县级督查要根据项目建设情况,采取定期督查和不定期督查相结合,定期督查每月不少于一次,每次督查必须做到在建项目全覆盖,并将督查结果向县区四大班子报告,向参建单位通报。

  一是要深入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贯彻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市交通运输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交通运输局及地方公路局要贯彻省市通知精神,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制订实施细则,按照“五个到位”、“四个提高”的要求,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大力开展管理养护年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是要继续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做到“责任、机构、人员、制度、资金、考核”六落实,实现农村公路管养全覆盖,管养绩效明显提高。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县、乡、村道日常养护。努力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科学化、养护作业机械化、路面养护专业化。切实加强对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监督管理、检查指导,提高乡村道管养成效。推进预防性养护、巩固建设成果,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管养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要规范实施养护工程建设。要按照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的要求实施建设,确保各项管理目标实现。

  五是要切实贯彻《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组建县区路政执法队伍,加大路政管理执法力度,积极探索农村公路治超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保护路产路权,巩固建设成果,确保安全畅通。

  六是要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文明样榜路”和“管养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和服务能力。

  __年以来,县交通运输局坚持将交通执政资源向农村倾斜,注重优化交通运输执政资源,努力提升农村交通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部署,县交通运输局就交通执政资源向基层组织倾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__年以来,县交通运输局抢抓国家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政策机遇,千方百计向上争取建设计划和资金,全力推进全县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截止__年7月,共争取农村公路建设计划340公里,建成农村公路335公里,完成建设投资约1.1亿元。

  2、着力推进城乡路站运一体化围绕城乡运输一体化建设目标,着力推进城乡公路站建设。一方面着力推进农村客运站点建设。__年以来,累计建成候车棚和招呼站60个,建成五级客运站2个,远安物流中心项目建设正在推进之中,已完成建设投资1000万元,远安二级客运站建设已通过积极争取被省交通运输厅列入“十二五”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相关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另一方面着力加快城乡公交运输发展。为推进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__年以来,共更新出租车60辆,新增中级客车26台,新增厢式货车20台,新增农村客运班线条,开通城乡公交线条,除荷花、茅坪场、河口3个乡镇外,其它乡镇均实现了城乡公交全覆盖。同时,制定了《远安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力争在2015年实现全县所有乡镇城乡公交全覆盖。

  针对全县农村公路普遍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际,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__年以来,累计投入750多万元资金,先后对棚马、花太等6条县道进行了安全隐患整治,实现了县道安保工程全覆盖。同时,全面启动了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为56个行政村共新建和安装防护墩517个、防护墙68米,波形防护栏120__多米、错胎300处、标志牌164个,挡墙1300多立方米,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村公路通行安全隐患。

  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县交通运输局把管护和建设放在同等位置,努力实现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__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和《__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实施细则》,并对农村公路管养体制进行了改革,撤销了原乡镇交管所,建立了县、乡(镇)两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立了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和7个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将原乡镇交管所34名在编在岗人员全部转岗到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和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同时,按照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求,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职责。另外,申请县政府将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纳入了财政预算,按每公里500元的标准给予管养资金补助,各乡镇也按要求落实了管养补助资金,使全县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得以初步建立。同时,推行“五定”,即定线路和里程、定人员、定经费、定标准和考核办法,对公路日常养护实行百分制考核,并予以奖惩兑现,全县农村公路管养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轨道,有力地保障了农村公路的通达和通畅能力。

  通过优化交通运输执政资源的配置和向农村交通服务予以倾斜,全县已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和“村村通客车”目标,全县交通运输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基本满足了农民群众“走得了、走得快、走得好”的出行要求。广大农村农民群众由衷地称赞,农村公路及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是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税取消后农村生产力的“第三次解放”,是惠及全体农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认真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及路站运一体化建设进行绩效评价,主要有四大积极效应。

  一是农民增收效应。据交通运输部抽样调查表明,建路的农村相比尚未建路的农村,农民平均收入高1069.14元。据此估测,__年以来,我县因农村公路建设使全县农民增收超过9亿元。

  二是结构调整效应。农村公路改善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渠道,效益农业、乡镇工业和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据调查,农村公路硬化后,我县农村公路沿线近四分之一的农民扩大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有2100多人新近购货车专门从事农村货物运输;有一大批农产品产业基地依托农村公路,应运而生;200多个路边店或“农家乐”因路而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城乡结构也得到相应调整,全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素质提升效应。农村公路建成后,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普遍反映“公路通了,信息灵了,脑瓜活了,收入多了,讲文明了”。医疗、 卫生、教育、文化等各类惠民实事得以兴办,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四是农村和谐效应。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民主管理的生动实践,各地在项目建设中坚持由民主张、由民管理、由民支撑、由民监督、由民评定的“五个由民”原则,严格落实“一事一议”制度,资金使用情况100%公开,做到“干部清白、群众明白”,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一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目前,农村公路建设攻坚目标大多为边远贫穷山区,不仅建设成本高,而且筹资难度极大,加之国家补助资金有限,而我县地方财力又相对薄弱,自筹资金渠道单一,乡镇配套能力也有限,因此,农村公路建设攻坚工作举步维艰。目前,建设已成为制约我县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瓶颈”。二是农村公路管养资金不足,由于上级对农村公路管养补助资金有限,而乡镇、村筹资能力有限,目前,管养经费补助仅能满足于日常管养,如遇自然灾害和较大病害,则由于经费问题,无法得到及时修复。三是农村公路安保资金不足。国家用于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资金十分有限,大多均需要地方自筹,而我县农村公路尚有50%以上需要建设安保工程,因此,解决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资金迫在眉睫。

  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我国中西部地区大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建设目标,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也随之逐年减少。但由于我县属丘陵地区,一村多岭、一岭多路的情况非常普遍,规划建设的通村公路主要通往村小学或村委会所在地,在实施过程中,老百姓希望对规划的泥结碎石路一步到位,修成水泥路,或延伸路线通组达户,让更多的群众受益。但由于计划不足,农民群众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农民群众对此反应较为强烈。

  一是少数乡镇和行政村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的财政支持,投入严重不足,养护机制缺乏活力,养护质量不高。二是已建的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部分已到使用年限,或因自然灾害造成损毁,由于无专项资金,无法及时进行维修和进行复建。三是路政管理还未全面触及村道,农村公路管养的长效机制和路政管理亟待研究解决。

  目前,国省公路建设项目资金只规划安排到通往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和乡镇通往村委会所在地的通乡、通村公路建设,限定一乡一路、一村一路,而我县尚有数百公里村际断头路和通组公路尚未硬化,也没有构成联网,农村公路网络化实现还需要不懈努力。与此同时,城乡运输网络也无法形成,加之农村客运运距短、客源分散、收入低,税费负担较重,存在经营者不愿经营的状况,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尚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农村公路由于它自身所固有的特殊性,是一种公益性事业,因此,资金问题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现状,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特别要加大对贫困山区的资金扶持力度。鉴于广大群众要求村村互联成网的迫切愿望以及贫困山区的实际情况,要积极争取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加大对贫困地区实施通达工程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资金的倾斜支持;增加贫困地区扶贫资金计划;提高对贫困地方通达、通畅工程的补助资金标准,并给予路基工程适当补助。另一方面要继续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人民交通人民办”的方针,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多途径全方位筹集民间资金,可继续采用同乡会筹资、“一事一议”集资、修建功德碑捐资、以资代劳投资、企业参与建设、土地开发、公路冠名权、社会捐资等多元融资结构,把公路建设与一些项目建设进行捆绑等办法解决配套资金,打破公路建设资金单纯依靠上级补助的局限,破解筹资的难题。

  公路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流、物流的有序流动,只有运输发展了,才能体现出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使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建设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与发展农村客运并举,将农村客运站点设施与农村公路建设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实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的同时,坚持从农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市场,加大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投入,加快远安物流中心、远安二级客运站以及各乡镇公交候车亭的建设,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为农村运输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努力让农民群众坐上“方便车”、“经济车”,实现“把公路修到农民家门口,把车站设到农民家门口,把班车开到农民家门口”的总体目标,有力地推进城乡路站运一体化的进程。为保护农村客运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对从事农村客运的班车,要在税费征收等方面结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以减轻农村客运经营者的负担,提高经营效益,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村运输事业。

  一是要坚持“三个明确”。明确责任主体。要加强业务指导,将乡、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责任主体落实到乡镇和村并加强督查考核。明确资金来源。对安保建设资金要采取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办法进行筹措解决。明确实施方案。坚持“技术规范统一、规格尺寸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工程单价统一”,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二是要坚持“三个结合”。按照“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全域覆盖”的工作思路,坚持先干线后支线、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做到“三个结合”,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三是要坚持“三不放过”。将道路安全防护工作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来抓,置于农村公路项目监管的首位,坚持“三不放过”,即施工图无安保工程设计的项目,设计审批不放过;施工中安保设施不符合技术质量规范的在建工程,计量支付不放过;安保设施未完工的项目,交(竣)工验收不放过,从源头制度设计和过程监管上层层把牢关口。

  农村公路是我市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干线路网的重要支撑,是农村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村公路,对于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城乡人力、信息、资源交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消除城乡差距,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抢抓机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通往行政村的公路。市人民政府是县级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市交通局负责全市县级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工作,对列入省“”农村路网建设计划的项目,市人民政府委托市公路管理局作为建设业主负责项目的实施;各乡镇办场区是乡级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各行政村是本村通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项目实施中的征地拆迁、路基土方、资金筹措、前期筹备、建设管理等工作。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日常工作。

  (一)坚持科学规划。农村公路发展规划要以方便农民群众出行、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体现城乡衔接、联片成网的原则,与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实现县道、乡道和村道的协调发展。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需要,科学制订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并坚持按规划要求指导农村公路建设。

  (二)把握建设标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为:县道一般采用二级公路、乡道一般采用等级公路。①二级公路路基宽度不少于12.5米,等级公路路基宽度不少于10米,通村公路路基宽度不少于6.5米;②通村公路路面必须采用水泥砼结构,宽度不少于3.5米,厚度不低于18厘米,强度不低于30号;其他路面公路的结构应满足规范要求;③公路防护构造物及边沟等排水系统应完善;④桥涵应达到规范规定的设计荷载等级和洪水频率;⑤公路沿线尤其是危险路段应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标志及附属设施。(三)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一是严把施工单位资质关。凡进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施工资质,有三年以上公路施工经验,有足够的施工设备和资金能力,有良好信誉。施工单位资质必须经市交通部门审核认可。市交通部门要建立施工企业信誉业绩档案,对在公路建设中不讲信誉、质量低下的企业和个人列入黑名单,五年内不准进入公路建设市场。二是规范农村公路项目招标投标。凡列入省“”农村路网建设计划的项目必须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施工队伍。通村公路造价5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应在经市交通部门审查合格的施工企业中通过公开竞争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选定施工队伍,上述招投标工作一律在市招投标交易中心进行。通村公路造价5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乡镇办场区统一组织进行招投标,市交通部门加强监管,分村签定施工合同。施工合同由市交通部门提供规范样本,统一格式、标准、条款。三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行业管理。市交通部门要加强对项目计划的审核、申报、下达的管理,负责对通村公路设计文件的审批,对农村路网项目审核后报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审批。

  (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市交通质量监督站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的全过程监。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20-3859167

微信咨询
半岛·综合(体育)app官方下载入口
返回顶部